新聞

返回上一頁
教育傳媒到校
2025年10月
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佛教黃允畋中學 - 2025年10月

硬件築基 科創賦能 達致全人培育


佛教黃允畋中學從硬件築基到理念落地,以特色空間承載成長需求,並透過創新科創布局回應時代需要,為學子們鋪就一條兼具底蘊與活力的成才之路。李鏡品校長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方針,以嶄新領導思維推動學校發展,不止要同學學得到,更要學得好,讓校園成為發展才華的平台,營造優良的學風。

特色空間築根基 優質硬件促成長

踏入佛教黃允畋中學的校園,林蔭環繞間,特色場館群錯落分佈,恰是學校以硬件賦能學與教的生動注腳。隨腳步前行,首先可見二十七間配備空調的標準課室,為學生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;而一系列主題鮮明的特色空間更打破課本邊界,讓學習場景更富層次——學校銳意優化學生活動空間,依樓層規劃不同主題:二樓是充滿活力的遊藝閣;三樓則見適宜靜心的閱讀閣;四樓是可親近自然的園藝閣。

來到六樓天台,這是學校響應政府可再生能源發展所建設的「採電公園」——學校此前向機電工程署申請「採電學社:學校及非政府福利機構太陽能支援計劃」,在此安裝太陽能光伏系統,讓同學能近距離接觸「種電採電」;與此同時,這套系統更融入日常教學,在提升學生環保意識的同時,也激發着他們探索科學的興趣。

走進室內空間,大型電腦學習中心與創意媒體發展中心內,先進設備整齊陳列,為STEAM教育與數位創作提供堅實支撐——學生們曾在此反覆打磨作品,最終榮獲國際比賽獎項;實驗室的專業儀器亦一應俱全,讓抽象的科學原理通過親手操作變得具體可感;轉至英語學習中心,沉浸式語言環境搭配互動教學模式,幫助學生逐步提升語言運用能力;而校園電視廣播中心,更是學子們的實踐舞台,從策劃到播報的全流程參與,不斷錘煉着他們的表達與協作能力。

最後,禪修室的靜謐與演藝中心的靈動形成巧妙互補;空中花園與創意媒體休閒空間則為師生提供放鬆交流的場所。這些多元化空間與優質設備有機融合,讓「因材施教」的理念有了具體落地的載體,既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,更進一步優化了教學效能。

緊跟施政導向 發揮育人優勢

面對《施政報告》中對數字教育與全人發展的倡導,學校早已備好紮實的回應方案,將政策導向轉化為育人優勢。

科創特色強發展

在數字教育領域,學校的實踐已走在前列。透過引入Pure ink繪畫軟件等數字工具,開展校際線上交流,讓藝術教學與資訊技術深度融合,學生在螢幕上揮灑創意,收穫個性化成長體驗。電腦學習中心與創意媒體發展中心的硬件基礎,配合系統化課程設計,構建起從數字技能習得至創意實踐輸出的完整鏈條,與《施政報告》中的科創教育要求高度契合。

依托「畋園築夢課程」的螺旋式結構,學校將數字素養培養融入多元教學中——學子可透過維修DIY、廣播夢工場等課程,在實踐中提升數字應用與創新思維能力。加之優質師資團隊加持,透過互動式教學與開放課堂模式持續優化教學方法,未來將進一步深化數位教育布局,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科創浪潮中找準方向、發展潛能。

厚植家國情懷

「立德樹人」是教育的根本任務,幫助學生厚植家國情懷,了解國家的最新發展和國情,正確認識國家歷史。學校相當重視學生在品格和德育方面的成長,幫助他們建立健全的人格,良好的價值觀和態度,以及培養對別人、對社會的責任感,成為自律、自信、自強,實踐三好精神的畋園青年。

學校由環境氛圍着手,在校園不同地方張貼有關正面價值觀字詞及海報,又在各教室張貼培育重點、關注事項及國旗國徽等宣傳海報,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。同時,全校亦會參與「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」相關之活動,透過升旗、大電視宣傳、派發書籤和貼紙及展出相關訊息的宣傳展板,提升學生對《憲法》和《基本法》與國家安全的認識,進一步深化學生的愛國情懷。

身心健康發展

學生成長面對各種壓力和挑戰,教育局非常重視同學的身心健康發展。學校以「三自」、「三好」精神為藍本,貫穿學生六年成長路。從中一、二級「自律」開始,提升同學內在自我的價值及內在的素質;至中三、四級,提升學生的「自信」,透過對學生不同的支援及協助,給予其無限的機會,使其發揮所長,突出正面形象,增加自信的表現;中五、六級則是「自強」,內化學生的堅韌度,正面積極的面對不同的難關及挑戰。學校通過層層遞進的價值傳遞與實踐,回應《施政報告》對學生精神健康的關注,使他們能夠持守品德價值,擁有健康的心靈素質。

開展家長教育

家長是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持份者,在支援學生學習、培育正面價值觀及促進全人發展方面均扮演重要角色。李校長鼓勵家長多參與家校活動,提高對子女的支援,配合學校培育學生的目標,因為「優秀是教出來的」。學校每年舉行家長日,定期派發學生學習和品行評核報告,加上學校網頁、家書信函、電子通訊,恆常與家長聯繫,歡迎家長向學校表達意見。同時,鼓勵家長出席支持學校活動,提高家長對子女的支援:觀看學生上課、親子講座、家長義工嘉許禮等,共同塑造更優良的學習園地,令學生感受到家校同心培育孩子的決心。

建構專業教師隊伍

教育大計,教師為本。《施政報告》回應社會對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視,推動學界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。佛教黃允畋中學持守開放校園、開放課堂的原則,透過公開課堂,與教育局及本港教育界不同持份者交流及協作,建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,達到同學「學得到、學得好」。為與學生同行,學校的教學團隊與時並進,參與教育事務委員會、為專業發展活動擔任導師及講者等工作,持續提升教師專業發展。

憑藉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專注,學校近年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、十大最美教師、優秀教案嘉許、禮文化教學獎勵計劃卓越教師獎、香港優秀師德師風獎及優秀教師等認可,反映教學團隊秉持專業、用心的教學態度推動學生,實現教學相長。

 

教育傳媒

李鏡品校長 李鏡品校長
為學子們鋪就一條兼具底蘊與活力的成才之路 為學子們鋪就一條兼具底蘊與活力的成才之路
踏入佛教黃允畋中學的校園,林蔭環繞 踏入佛教黃允畋中學的校園,林蔭環繞
禪修室的靜謐 禪修室的靜謐
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
在數字教育領域,學校的實踐已走在前列 在數字教育領域,學校的實踐已走在前列
學生在螢幕上揮灑創意 學生在螢幕上揮灑創意
收穫個性化成長體驗 收穫個性化成長體驗
回應《施政報告》對學生精神健康的關注 回應《施政報告》對學生精神健康的關注
支援學生學習、培育正面價值觀 支援學生學習、培育正面價值觀
專業教學團隊 專業教學團隊
共同塑造更優良的學習園地 共同塑造更優良的學習園地
用心的教學態度推動學生,實現教學相長 用心的教學態度推動學生,實現教學相長
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
返回上一頁